close

這是對一個驚人流行和成功的平台的一次徹底反思,同時又避免了顛覆性的痛苦轉變。編者按: JOHN GRUBER可以說是最資深的果粉了。但是他絕對不是那種腦殘式的果粉。事實上,這篇關於IPHONE X的評測文章他是經通水管過了幾個月的試用後才寫出來的。裡面有很多他結合歷史對蘋果戰略的思考。一個計算機平台越是流行,它遭遇的束縛就越大。一個平台只有在被廢棄時才算“完成”。它需要不斷演進來保持相關性,但以不熟悉的方式做出改變而不惹惱活躍用戶群是很困手機維修的。在熟悉的基礎上追加新功能只能讓你走這麼遠了——最終東西會變得過於復雜,尤其是當現在需要的東西跟10年前(或更早)行得通的設計決定衝突時。最終,不可避免地,漸進式改進把一個平台逼到了角落。必須有所捨棄。這在台中手機維修1990年代中期經典的Mac OS身上發生過,當時該操作系統特定的技術約束使得平台看起來在抱殘守缺。經典的Mac OS沒有保護模式內存,採用的是協作式而不是搶占式的多任務。沒有保護模式內存意味著系統的每一個進程都可以讀寫RA通馬桶的任何地方——包括其他進程的內存以及OS本身所佔的內存。協作式多任務意味著何時放棄CPU給其他進程得由每一個應用自己決定。如果一個應用希望使用整個CPU,它是可以辦得到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今天看來,原來的Mac基本上就是台中手機維修一個進程,而應用更像是運行在那個進程裡面的插件。在1984年的時??候,這些都屬於絕對合理的設計決定。保護模式內存,搶先多任務處理,以及一個強大的OS內核在計算機只有一顆8Mhz的CPU以及128KB的RAM時根本是不可行的手機維修實際上,原先的Mac根本就沒有多任務處理,那是在1985年4月Andy Hertzfeld發布了Switcher——也就是MultiFinder的前身之後才有的。1990年代中期的蘋果所面臨的問題是Mac因為出色的第手機維修三方軟件庫很火而變得流行,但因為底層OS的老朽而陷入了麻煩。但蘋果無法在不打破應用軟件的情況下真正實現現代化——這正是後來的Mac OS X身上發生的事情。舊的軟件運行在一個虛擬的“經典”環境——基本上,舊的經典Mac OS通馬桶虛擬版是在現代的Mac OS X裡面跑的。新軟件——利用了Mac OS X的現代API、新功能以及新的外觀的app——需要用不同(Cocoa)或者更新過(Carbon)的API來編寫。這種過渡見效了,今天Mac繼續取得成功就手機維修是例證,但是卻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差不多用了10年。對於牽涉其中的每一個人——用戶、開發者以及蘋果自己來說,這個過渡過程都是痛苦的,不和諧的。在我看來,蘋果在iPhone X的嘗試是前所未有的——這是對一個驚人流行手機維修成功的平台的一次徹底的反思,同時又避免了顛覆性的痛苦轉變。2007年的iPhone和1984年的Macintosh有好幾點相似之處。這兩個都引入了新的基礎範式並迅速成為競爭平台的標準——1984年的GUI,2007年手機維修的多點觸控。二者都是由喬布斯領導的相對小規模的團隊創建的。但它們最大的相似點——或者至少對本次討論而言最突出的一點——是這兩個一開始都背負著嚴重的技術限制。8 Mhz CPU、128 KB RAM以及400 KB的軟盤(最初手機維修Mac機唯一的存儲形式)是不夠的。類似地,原先的iPhone的CPI、128 MB內存,以及基於EDGE的無線網絡也是不夠的。這兩款產品都取得了成功——並且儘管存在技術限制也被用戶厚愛——正是把它們帶到人世的設計師和工程師才手機維修華橫溢的最好證詞。有一點根本的不同:??iPhone在10年前遇到的障礙不是技術性的(正如前面提到的經典的Mac OS2的架構性缺陷),而是概念性的。以下是iPhone作為一個平台在過去10年經歷的部分標誌性變化:

arrow
arrow

    betty99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